只要方向是對的,就不怕路遠,銀銳一步一腳印在成長。
詳情
以自然物料制成的塑膠PLA蔚然成風,到底這種可分解塑膠,是保護自然的出路,還是人類自欺欺人的藉口?
●●可分解塑膠由植物材料制或加入化學物
●●可分解塑膠分為多種,可生物分解塑膠(Bio-degradabie)及堆填生物分解塑膠(Landfill-biodegradable),前者將PLA與普通塑膠混合,吸引微生物侵蝕,令塑膠加速分裂;后者是制造商在生產時,為塑膠加入化學物,聲稱在堆填區環境內能分解物料。另外,據消費者委員會資料顯示,可分解膠袋的物料部分由光解塑料制成,其混合特殊樹脂,經陽光照射后,會慢慢分解成細小的膠碎片。再還有一種近年大熱的【可堆肥塑膠】(Compostable),當中又以PLA(聚乳酸)最為人所熟知。PLA一般由粟米淀粉制成,亦需要在58-70℃的環境,加上一定的濕度,同時具有充夠氧氣的條件才能被分解,分解后的材料可以用作堆肥或還原成天然物料。
【可堆肥塑膠】(Compostable),當中又以PLA(聚乳酸)最為人所熟知。PLA一般由粟米淀粉制成,亦需要在58-70℃的環境,加上一定的濕度,同時具有充夠氧氣的條件才能被分解。(黃文軒攝)
香港無分解PLA塑膠設備,無堆肥場地
這種可堆肥塑膠看似能解決現實的塑膠污染問題,不過,香港現時亦無化學堆肥機構可提供PLA的分解環境,因此可堆肥塑膠無法進入本港的塑膠回收鏈。換言之,所謂的較環保塑膠,最后也會送去堆填區。【現在香港沒有回收公司肯將PLA膠回收再造,反而日常使用的傳統塑膠,可以將其回收重用】世界自然基金會海洋保育經理楊松穎解釋,可堆肥塑膠屬第7號塑膠(其他類別),如市民不慎將PLA塑膠混入1-6號的普通塑膠中作回收,甚至可能會影響其他類別塑膠的回收情況,對回收品造成污染。
在面對這些新興塑膠物料下,我們要反思,究竟哪些才是環保選項,亦適合香港環境采用。切忌見到有塑膠制造商聲稱某些塑膠環保,企業及大眾就盲目認同,而不理會使用塑膠的結果.
●可堆肥塑膠無法進入本港的塑膠回收鏈。換言之,所謂的較環保塑膠,最后亦只能淪得留在堆填區的下場。(資料圖片/李澤彤攝)
不能分解的【可分解塑膠】與傳統塑膠無異
● 記者日前到銅鑼灣訪問市民,發現部分市民均不太了解塑膠種類,亦不知道香港亦無分解PLA所需的配套。一名女學生Rainbow在了解PLA最后下場,均會落入堆填區時更大感驚訝:【本來以為植物性膠較少塑膠成分,應該較容易分解。】●你可能會問,以自然物料制成的塑膠是完全天然,對海洋動物的傷害理應較少?事實并非如此,以上種種聲稱可以分解的塑膠,分解的最不能分解的【可分解塑膠】與傳統塑膠無異后仍會殘余膠碎片,即微塑膠,有機會沖入海洋,被海洋生物吞食。【如果沒有分解條件,這些塑膠其實和普通塑膠沒分別,風化后會被曬干,然后碎裂,飄入大海,不斷吸收海洋污染物.或農藥,而海里面有好多浮游生物,小魚吃塑膠,大魚吃小魚,塑膠一重重被‘回收’,對生態環境或人類都有潛在影響。】楊松穎解釋。
一名女學生Rainbow在了解PLA最后下場均會落入填埋區時大感驚訝。
楊松穎提醒,植物制的塑膠看似天然,但我們仍要思考,利用自然資源去造膠是否是最理想使用資源的方法:‘在使用這些塑制品時,我們要考慮背后是否需要特地砍伐樹林?現時糧食競爭大,又是否要種植大量甘蔗.粟米去制造塑膠?’
新興塑膠物料與傳統石油制塑膠,究竟哪種更環保?楊松穎指難答案:‘我們要反思,究竟哪些才是真正環保的選項,亦適合香港環境采用。切記見到有塑膠制造商聲稱某些塑膠環保,企業及大眾就盲目認同,而不理會使用塑膠的結果。
●從科學角度去思考:解決高分子植物制塑膠衍生其他環境問題
PLA主要以粟米淀粉制成材料涉及的資源需求來源,使用安全性.實用性.便利性和使用后廢棄物的環境污染及循環問題;已成為高分子材料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問題!
本文轉載--香港01--社區專題--黃文軒
聲明:本圖文內容來源于公開資料或者互聯網,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,若您發現圖文內容(包含文字、圖片、表格等)等對您的知識產權或者其他合法權益造成侵犯,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.
ECO啃塑劑產品實現自然降解 新技術新革命 歡迎了解